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2021年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03月16日  点击:[]

一、学位点建设基本情况

(一)培养目标

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自2015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中华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硕士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助益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国际中文教学,具有语言文化国际交流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毕业生除英语外,能学习一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能了解对象国国情,成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办学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辐射西北及世界部分地区,融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服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中国文化与地域文化推广事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文学习与中文语言服务需求方面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也为国内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提供师资与人才保障。

(二)学位标准

本学位点遵照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制订本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学位授予标准清晰明确,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质量。

1.学习时限:本学位点实行全日制教学,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最长5年。培养过程由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三个主要环节组成。课程学习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紧紧围绕汉语言知识、第二语言教学能力、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课程学习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实习实践一般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2.学分要求:在学期间必须修读课程的总学分数不低于 36 学分,其中学位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19 学分;选修课(专业课)≥12 学分;必修环节(专业实践 4 学分,创新创业 1 学分)5 学分。

3.实习实践:一般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及对本专业的社会需求,采取如下形式:

一是以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身份赴海外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或文化传播方面的工作;二是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及文化机构进行教学实习或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的工作;三是通过正规机构在线上开展面向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国际中文教学工作或相关教育教学与文化传播工作。

学位点在实习实践期间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硕士生须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总结报告;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院组织评定小组,对硕士生的实习实践效果进行答辩考核,综合答辩成绩、企业评定和导师评价,给出最终成绩。

4.学位论文:一般安排在课程学习达到要求后进行,时间不少于一年。严格执行“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撰写——中期考核——预答辩——评阅修改——引用率检测——盲审——正式答辩”的程序。硕士生的论文通过预答辩和盲审,且取得所要求的学分后,方可提出毕业答辩申请。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字数一般2-3万字。学位论文审查合格,经指导教师和文学院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原则上在第三学年末进行。硕士论文答辩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组成,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少于半年。

(三)培养方向与特色

本学位点人才培养围绕汉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第二语言教学能力、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与科研成果以及国际化特色办学优势,贴合学生专业背景和小语种优势,兼顾“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家的中文教育与中文语言服务需求,基于跨学科视野和交叉路经打造有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1.充分依托校内资源进行课程建设。学位点参考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整合我校语言学、教育学、文学、美学、法学及传播学等领域的师资力量,依托我校建筑学、哲学与艺术等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建设课程体系并开发课程内容,突出了汉语二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职业能力培养,同时也融合了建筑文化、地域文化、风景园林、古建遗址、民俗文化、历史文博及思政社哲等领域的知识内容,跨学科配置优势资源来打造硕士点的培养特色。本专业硕士生在从事国际中文教学及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时,在中国建筑、古遗址、文博资源、中国城乡规划与变迁、地域民俗文化等专题领域展现出充沛的知识储备、文化觉知力、文化自信力与话语优势,增强了中文教学的吸引力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力。

2.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本,同时兼顾生源的不同学术背景,交叉融合培养硕士生的多元化能力。本专业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在掌握和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方面占有优势,学位点注重将教育信息技术与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及中华文化创新传播能力培养相结合,以顺应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变革的需求;小语种生源掌握日语和德语,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中文学习和中文语言服务需求提供了一定的人才储备。

3.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与文化体验项目,强化对语言应用、教育教学及文化传播等实践能力培养。对硕士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开展:一方面,推荐硕士生申请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为其组织教学模拟与辅导;经语合中心考核通过,分别赴俄罗斯、瑞典、泰国、印尼、越南、埃及、多哥等国家任教,优秀者获得“优秀志愿者”和“‘汉语桥’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后疫情时代,硕士生受聘于“悟空中文”、“Live & Fun Learning”和“汉友通”等教育机构开展线上对外汉语教学,学生来自美国、西班牙、泰国、越南和印尼等国家。另一方面,为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的来华留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与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同仁学院信德国际培训中心、西工大附属小学融侨分校、中国翻译协会LSCAT西安分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中心、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教育文化机构合作,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与文化体验项目。

4.注重培养过程,严把培养质量。注重课程教学、实习实践、教学竞赛和学位论文指导的过程监控。课程多采取案例教学,一方面教师组织学生分析真实案例,另一方面教师指导硕士生结合个人教学和文化实践经历开展案例分析,既可以内化理论,也可以增强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注重学位论文写作的过程监控,聘请校外专家与校内导师一起严把各环节质量关,解决论文选题与撰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注重学术训练的过程指导,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广泛阅读,参加讲座、竞赛、学术会议,训练论文写作,学习研究方法等等,明确研究方向、提高思维活跃度、拓宽视野与知识维度。

(四)师资队伍状况

学院面向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围绕学科方向和特色发展,加强培养现有队伍,积极招聘青年博士,通过逐步布局教师梯队和教学团队、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岗位分类管理等多重手段使师资队伍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目前汉硕专任教师共26名,其中硕士生导师9名,另有校外导师1名,6门核心课程均为导师主讲。45岁以下教师共20名,占据比例为76.92%。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3名,占据比例为50%。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16名,均为骨干教师,占据比例为61.53%。有1年及以上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16名,占据比例为61.53%,其中有在国内外从事3年以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16名,占据比例为61.53%2020级和2021级在校硕士生共42名,生师比1.6:1

专业技能职务

专任教师人数合计

45岁及以下

46

55

55

以上

具有博士

学位人数

具有海外经历人数

硕导

人数

正高级

5

4

2

1

5

5

副高级

11

10

6

7

5

中级

10

10

6

4

合计

26

20

4

2

13

16

10

学缘

结构

最高学位获得单位(人数最多的6所)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南开大学

兰州大学

人数及比例

7

(26.92%)

5

(19.23%)

5

(19.23%)

1

(3.8%)

1

3.8%


 

(五)研究生招生选拔情况

年份

报考数量

录取人数

录取比例(%

生源结构

数量

2020

68

22

32

汉语国际教育

广播电视新闻学

汉语言

英语

人力资源管理

日语

物流管理

冶金工程

工程管理

8

1

3

5

1

1

1

1

1

2021

50

20

40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

英语

日语

广播电视编导

市场营销

投资学

冶金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管理

工业工程

7

3

1

2

1

1

1

1

1

1

1

(六)就业发展状况

本学位点建立汉硕毕业生工作联络机制,将文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系主任与班主任纳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依托合作的学校、文化教育机构、新闻传媒企业和企业校友资源,与硕士生工作办公室共同开展针对性就业帮扶指导,深入参与到学院的就业工作中,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地帮助和促进毕业生就业。20202017级汉硕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5%20212018级汉硕就业率为90%,硕士生就业岗位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部分毕业生入职教育机构、地产企业和物管行业等相关部门,还有毕业生成为国家语合中心的签约志愿者教师。

(七)研究生奖助情况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学校制定了各种帮困、助学和奖励制度,实始终围绕“争先创优做表率,奖贷助学护心航”的原则落实各项奖助工作。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暂行)》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积分计算办法》,成立了文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小组,制定了评选办法。在读期间表现优秀者可获得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三个级别:特殊推免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助学金大范围覆盖研究生,实现“应帮尽帮”;在读期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奖励办法(修订稿)》进行奖励。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获得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总人数8人,获得助学金人数61人;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获得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总人数11人,获得助学金人数63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党建情况

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十九大精神为总揽,坚决贯彻落实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要求,不断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组织党员同志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定期培养发展对象,扎实开展党风、学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突出,“闻令而动、主动担当、尽锐出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发挥了先锋作用。汉硕专业19级、20级和21级学生总人数66人,学生党员共20人,占总人数30.3%,组织架构完整、分工明确,有效地开展党的基层工作。

1.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重大决策部署,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积极、认真、扎实地开展学党史、悟思想系列活动。2021年来,支部共开展活动30余次,其中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12次;组织集中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相关内容;阅读《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勋章颁奖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相关内容;组织观看学习《榜样6》、《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发言》、《致敬革命党员》等主题视频;多次邀请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董群雁来支部研究生党员讲授党课,党员们撰写学习心得;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5次;赴革命老区照金参观学习;联合校草堂图书馆开展“说党的故事”主题活动;推荐红色经典等读书分享活动;参加陕西省老干部宣讲团“党的故事我宣讲”等活动,多角度、多层次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2.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履职能力,制定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党内选举等;定期在学生党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不讲空话,态度诚恳认真,落实到每位党员身上。在党员发展工作方面,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细则,多次摸排文学院研究生入党意愿,悉心培养发展对象,积极开展党课培训,引导发展对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思想上先入党,支部有序规范地完成了2021年度的党员发展工作。

3.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抓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专业的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真假民主的试金石:西式民主幻象与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通过“红色走读”、“经典打卡”、“今昔对照”等方式,组织学生党员赴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进行学习考察。开展“馨火长安路”实践共建揭牌签约仪式及“青苗”培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活动,抓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支部党员主动参与村镇、社区、学校等地的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工作能力。

(二)思政教育情况

本学位点的培养工作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多角度人才培育机制。

1.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通过开展专题思想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学习,在语言、文化、教育三大板块的所有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的光荣使命,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引领,成长为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有用人才;在思想意识领域与时俱进,领会党和国家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清楚了解中国现当代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刻认识汉语言在世界语言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本专业全体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把牢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在学术研讨、教材使用、教学法活动、学生指导等工作环节筛选相关内容,引领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鉴于本专业“对外”的性质,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与不确定的国际关系下,培养学生保持初心、明辨是非,有理想、有原则、有情怀、有温度,做到“派得出,招得回”,处理跨文化交际事件做到不卑不亢,得体适度。

3.加强思政建设。导师与任课教师加强学业、论文指导与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投入力度,与文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专职思政辅导员密切配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研究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认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的责任使命,为主动担当、效力国家、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专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关于师德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试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制度的要求,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为评价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

1.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机制,强化导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引导导师在学生培养、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中自觉践行师德师风。

2.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宣传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将师德宣传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激励机制,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在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导师遴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选培,各类高层次人才及“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评选中,优先考虑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

4.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立导师师德考核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指标体系,提升可操作性。将立德树人考核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研究生导师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

5.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惩处机制,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完善问责机制。对未能履行导师职责,导致师德师风、研究生培养质量等出现重大问题的,予以约谈、限招、停招,甚至取消导师资格。

6. 建立健全导师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导师在专业学位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干部选用、技术职务评聘、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活动中,保障导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护导师正当的申辩、申诉权利,维护导师合法权益。

师德师风建设成效突出,本学位点多位教师分获各种奖项,如“宝钢优

秀教师奖” 6 项、省教育厅“延安精神”征文一等奖 1 项、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7 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奖”10 项、校级“师德师风”征文奖 3 项。不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进行座谈讨论,加强学习检查和督促考核,使师德规范成为导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四)学风建设情况

1. 设立学风建设工作机构,强化学风建设监督管理

我校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下设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

“委员会”),作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职能机构。委员会由7名教授组成,负责发现、调查、鉴定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根据调查情况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提出认定和处理建议。

2. 制定学风建设相关文件,完善学风建设制度体系

为规范学术行为,坚持学术诚信,研究生院制定了加强学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为了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术行为进行规范,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师道德规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师行为准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术行为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进一步规范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举报、审查、处理程序,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和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为加强科研经费过程管理,我校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暂行办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研经费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

3.加强学术规范、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

学校和研究生院积极、大力加强学术规范、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务实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班风,提升师生学术素养、人格品质,维护规范健康的学术氛围。

1)开辟学风建设网站专栏

网站专栏包括组织机构、通知公告、工作动态、规章制度、经典案例、反应投诉6个板块,定期发布相关重要文件、案例和教育通知等资讯。

2)积极树立学风优秀典型

积极树立学风建设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榜样教育作用,提升广大师生精神境界。

3)开展新导师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有助于帮助新导师了解我校导师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形成培养良好的师风、教风意识,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确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底线原则,并帮助新导师融入集体和顺利开展工作。

4)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风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入学适应与职业规划指导”、“学风养成与学业规划指导”、“校规校纪与安全管理” 主题教育活动等,邀请校领导、委员会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引导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奠定良好的学风基础

4.加强日常工作中的监督和约束

为进一步改进教风学风,聘请德才兼备的老教授组成专家督导组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开展教学巡视和教学督导工作,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学位点研究生培养主要情况

(一)课程与教学情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依据本专业核心课程指南,结合陕西省研究生培养需求与校专业特色,主要开设的核心课程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中华文化与传播》和《跨文化交际》,五门核心课程都属于专业学位基础课,致力于奠定研究生的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唤起学生对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向往。专业方向课与专业选修课共28 门,汉语语言知识类课程《汉语语法专题》、《汉语语言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为从事国际中文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案例课程《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和《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展示与分析国外中文教学课堂的典型案例及海外工作所经历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以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为教学素材,旨在提高学生在复杂的对外汉语教学场景中解决跨文化交际与教学问题的能力,其中,《国际汉语教学案例》课程大量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并组织研究生中的志愿者教师整理在国外任教的教学日志,撰写案例,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利用我校优势学科开设《建筑文化》、《中国园林文化》、《戏曲与中国文化》等中国文化特色课程,以及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课堂观察与实践》、《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课程内容注重应用,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市内知名博物馆、非遗展馆、文化空间等合作,采用实训教学方法;开设英语和第二外语课程,使学生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或基本可使用第二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依托孔子学院以及其它海内外教育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中文教学,提升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使之能够担负起国际中文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任。

以上课程的主讲教师均为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在各专业领域和相关学科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积淀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坚持德育为先,课堂教学过程中引介学科前沿成果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满足硕士生的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指委推荐教材为本,结合自编讲义,甄选与利用各类资源开展教学;不断补充新的教学案例,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培养教育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课程详情见下表)

序号

核心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主讲教师

姓名

最后学位、

学历

技术职务

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2

32

秦艳萍、张曦

硕士、本科/硕士

教授/讲师

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

2

32

秦艳萍、崔盈华

硕士、本科/硕士

教授/讲师

3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2

32

李建波、高煜

博士/硕士

副教授/讲师

4

语言对比研究

2

32

曹勇、梁浩

本科/博士

教授/讲师

5

中华文化与传播

2

32

杨延龙、冯晟

博士/博士

教授/讲师

6

跨文化交际

2

32

师琳、张英芳

硕士、本科/博士

教授/副教授

7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

2

32

唐琛、赵炜

硕士、本科/博士

副教授

8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

1

16

刘鹏康、张倩

博士/博士

副教授

9

汉语语法专题

1

16

孙武军、梁浩

博士/博士

副教授/讲师

10

国别与地域文化

2

32

鲁莉

硕士

教授

11

海外孔院教育专题

1

16

吴宇

硕士、本科

副教授

12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

2

32

唐琛、赵炜

硕士、本科/博士

副教授

13

语言规划与政策

2

32

曹勇、李凯

本科/博士

教授/讲师

14

中国园林文化

1

16

韦拴喜、陈楠

博士/硕士

副教授/讲师

15

国外中小学教育

1

16

韩蕊、张晓红

博士/硕士、本科

教授/讲师

16

戏曲与中国文化

2

32

王坤、朱文久

硕士/博士

副教授/讲师

17

课堂观察与实践

1

16

李建波、张晓红

博士/硕士、本科

副教授/讲师

18

二外俄语

2

32

马骊

博士

副教授

19

建筑文化

1

16

于长飞

博士

副教授

(二)导师选聘、培训与考核情况

1.明确聘用原则,实行评聘分离。根据学校相关文件,政治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作为研究生导师选聘的基本要求,凡存在师德问题的,均予一票否决。对聘任的导师实施研究生导师遴选和招生分离模式,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实施动态管理。

2.探索“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分类遴选。根据我校《双师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大力推动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试行“导师组”制,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作为基本原则,结合导师的不同特点,分类遴选,将导师组成员任务合理分配,使之有效配合完成研究生指导工作。

3.加强导师培训工作。充分了解学校人才工程的指导思想,学科前沿动态,充分调研并评估导师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导师培训。

4.加强导师队伍制度建设工作,通过制定导师工作条例,使导师牢固树立育人责任、传授知识责任、培养能力责任、管理责任等四责一体的责任意识,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改革导师遴选制度,研究制订适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导师上岗标准,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公正合理、保证质量;加强对导师指导工作的过程管理,每年发布导师工作年报,展示指导成果,评选表彰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推进校外导师队伍建设,建立校外兼职导师的聘用体系,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与考核机制,结合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

(三)导师责任落实情况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校内外导师、实践基地导师共同参与,共同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共同培养符合国际中文教师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见下图)。

                                              

1.共同设计课程体系

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和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对能力素养的要求,全方位搭建理论课程框架,突出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搭建实践类课程平台、充实案例类课程素材,既注重拓展课程内容的内涵与广度,也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强化技能培养、能力内化和实训效果。

2.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建立由校内外、不同院系、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专家与一线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聘请校内外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线上教学与讲座;针对各培养环节,建立导师与导师组、校内学业指导教师与校外实践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制度,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共同建设实践基地:依托多领域、多行业的通力合作,在国内外建立多种形式的实习场所和实践基地,切实保证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与工作岗位相对接的教学实践。

(四)学术训练情况

本学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学术训练,提升硕士生的学术能力、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

1.知识积累

由任课教师和导师推荐阅读书目,组织学生有侧重地进行阅读,然后进行阅读分享与讨论,展开交流与对话,形成问题意识;提高阅读技巧;丰富阅读内容,养成常翻书、多读专著、文献和论文的习惯,做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通过广泛阅读和勤于动笔来掌握研究过程与方法,同时拓展眼界,拓展研究思路,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2.训练思维方式

导师指导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判断研究问题的真伪,鼓励其往深里挖,进行纵向思考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多视角多维度解读问题的意识,扩展横向知识视野与思考能力,从而训练思维方式,提出有质量和新意的研究问题。

3.掌握研究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观察、教育叙事、跨文化比较、问卷研究、话语分析、专业理论讨论、案例分析、行动研究等,运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访谈、专家评估等手段熟悉质性研究过程;通过参与实验法、调查法等,运用文献计量法、信息可视化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等方法了解量化研究过程;通过将两种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培养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交互分析能力。

4.提升理论表达与写作能力

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多呈现,多表达,多输出,知道不等于做到,有理论不等于表达得好、用得对,相关训练方法有:文献综述、课堂展示、课堂观摩日志、案例分析、模拟职业证书面试、说课试讲、微课录制,以及严把论文撰写过程中各类书面材料的写作质量,以训练表达能力和提高写作质量。

5.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关学术训练有写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专题研究等形式。

(五)专业实践情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学分为4学分,创新创业1学分,共计5学分,占总学分(36学分)的1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教育是一个从观摩到实践,从见习到实习的进阶过程。学生需要完成从听课、评课、说课、试讲到上岗实习的实践性学习流程。实习期间需手写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并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践教学训练主要有以下七个环节的流程与内容:

1.课堂观摩与评课。观摩不低于10次(每次不低于40分钟)的各种类型的面向外国学生的汉语课堂教学,做相应的课堂观察记录,开展相应的课后评课。课堂观摩与评课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汉语教学环境及教学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上记录与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课堂观摩与评课训练可以直接在真实对外汉语教学课后进行,也可通过案例教学、视频观摩等方式开展。

2.教案设计与说课。选取教材中的某一课或某一单元,拟定授课计划,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步骤、教学评估等进行陈述和说明。提交一份完整的教案设计,并进行20分钟左右的说课,说课可以现场开展,也可以提交录制好的视频。

3.模拟教学与试讲。模拟真实课堂,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进行一次公开课试讲,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开展,也可以提交录制好的模拟教学视频,并组织教师和学生对试讲情况进行集体讲评。学生需提交一份40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视频。

4.教材处理与教学资源开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并处理教材,开发各种教学辅助资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录制微课,提高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

5.参与留学生教学管理或者针对留学生组织中国文化活动。协助实习学校、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或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进行一些教学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并提交不低于3个的学生的管理记录;或者组织1次中国文化活动,提交以下材料:活动设计方案、实际操作流程、突发及紧急情况预案(制成书面材料);或者由实习单位提供已组织中国文化交流活动的有关材料:宣发网页及海报、活动照片或总结表彰等。

6.教学调查研究。结合汉语教学实际,对教学实习单位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或我校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报告需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否则一经发现即按不及格处理。调查研究报告一般不少于3000字。

7.学生可通过国家语合中心选拔考试以汉语志愿者的身份赴海外实习;可通过我校安排在国内外国际汉语教育机构实习;也可在实习单位被认可的前提下自主选择线上线下教学实习。

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可获得创新创业1学分:

1)参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2)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取得与本专业类别(领域)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各级各类教师资格证书、汉办志愿者培训合格证书等;

4)参与科研院所、企业技术攻关;或参与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或参与教材、著作、作品等的编写;或公开发表论文(含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

5)参加10次与本专业类别(领域)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报告;

6)进行3个月以上赴国(境)内外交流学习、教学或联合培养。

实习结束后所需提交材料一览表

附件

材料名称

份数

1

课堂观摩记录与评课

10

2

教案设计

1

3

说课视频(不低于20分钟)

1

4

完整一节课的教学视频(不低于40分钟)

1

5

多媒体教学课件(如:PPT或录制微课1

1

6-1

教学管理案例记录

3

6-2

中国文化活动的设计方案、实际操作过程记录

1

中国文化活动过程中的代表性照片

2

中国文化活动完成情况证明(校方出具)

1

7

调査研究报告(不低于1500字)

1

8

校方实习情况证明及评价

1

9

实习日志(全部日志或者典型10天的日志)

1

10

实习总结报告(不低于3000字)

1

11

创新学分获得条件说明

1

12

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按要求提供实习资料

1

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实习教学平台情况

序号

专门或主要用于本一级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国家、部、省、 校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工作站、实训实践基地等学习、科研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批准

时间

运行时间

1

来碗饭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来碗饭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2020

至今

2

西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21

至今

3

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21

至今

4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融桥分校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融桥分校

2020

至今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2018

至今

6

西安曲江文化中心

西安曲江文化中心

2018

2020

7

草堂寺文化研究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至今

8

汉语综合实训实验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至今

9

西安同仁学院信德国际培训中心

西安同仁学院

2014

至今

10

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至今

11

中外文学译介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至今

12

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至今

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至今

    (六)学术交流情况

年度

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参加重要国内学术会议

与境外科研教学机构合作培养研究生

会议名称

研究生参会人数

会议名称

研究生参会人数

合作机构名称

研究生参与数(时长)

2020

泰国人学汉语常见问题与教学方法2020.3.31

4

2021

国际中文教材编写与评估   2021.5.19

6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应用2021.9.11

8

第十二届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年会2021.11.20-21

6

2021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发展专题论坛会议2021.11.27

8

语言研究的乐趣2021.11.30

6

在线全美本土中文教师培训2021.12.4

4

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全国交流活动2021.12.15-16

8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国际对接与国际应用2021.12.17

2

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是孔子学院的主要021.12.24

10

  (七)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情况

 (八)学位论文质量情况

硕士生通过撰写学位论文,掌握与研究相关的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分析、文献搜集整理等科研工作,进一步掌握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技能、中华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撰写论文增强硕士生在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性以及处理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教育反思能力。

1.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

应紧密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及汉语国际推广等;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位论文的形式和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专题研究等形式。

1)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对专业相关各类情况进行凋查、整理、分析后形成的文字材料;基本要求是达到写实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应突出体现调研课题的实际意义,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强调调研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与代表性。

2)教学实验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是教学实验之后,对教学实验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及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反映的书面材料。教学实验应在相关理论视阈下提出假设,选择研究样本,分析界定变量,设计方法并实施实验;根据所得数据和材料,经过科学分析,得出结论;实验及分析过程应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3)案例分析。国际汉语教育案例是在国际汉语教育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或能够反映某一国际汉语教育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件。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应该具有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启发性和典型性。作者不仅要提供完整的案例,还要运用有关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阐述。

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语言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文化传播理论等为基础,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语言文化推广项目设计、教育信息技术与环境设计、网络化学习设计、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研发、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设计等。教学设计论文不仅包括阐述设计方案,还应包括方案的应用分析、迭代升级与效果评估等环节。

5)专题研究。专题研究是就某一方面的问题或就问题的某一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其特点是研究范围窄,挖掘深,分析精细,结论准确。论文选题应来自国际汉语教育实践,对实际工作有现实意义,避免仅就语言、文化本体问题展开纯理论的专题研究。

3. 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的质量应达到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

1)选题及意义。选题应基于国际汉语教育实践,论文成果应具有明确的社会效益或应用价值。

2)理论基础与文献。论文应建立在一定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之上,反映出作者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作者要充分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外文献,了解相关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与研究动态。

3)研究方法与工作量。论文应采用与选题合适的研究范式,设计应具有合理性,方法具有科学性;论文应具有充足的工作量,鼓励调查、实验、观察等深入实际的研究方法。

4)材料与分析。论文应包含丰富的材料,提供素材要具体、详实,数据要真实、可靠、有效;论文应对研究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结论要言之有据。

5)科学态度。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具有原创性并独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必须完整准确注明出处,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

6)写作规范。论文应以中文撰写,正文部分不少于2万字;体例、结构、格式规范,符合文体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文笔流畅,表达准确。

 (九)科学研究情况

1、科研项目列表

序号

项目项目(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项目负

责人

经费

()

1

身体美学的发展谱系与知识图景研究20XZX02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2009-202409

韦拴喜

20

2

丝绸之路祆教神祇图像传播研究16CZS07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606-202112

孙武军

20

3

一带一路战略下俄罗斯历史文献《往年纪事》研究17YJA740036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201707至今

10

4

《唐僧弘秀集》点校与考论

20YJA751029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202004-202310

10

5

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校外语教师混合式师资培训实践201902031042

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

202007-202107

1

6

唐代动量词发展及其修辞动因研究2017M6130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

201706-202110

5

7

基于语料库的儿童外语早期习得研究2021ND0614

陕西省社科联项目

202109至今

杨延龙

0.5

8

基于文化认同的陕西省来华留学教育研究17JK0416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2017至今

1

9

中国当代西部诗篇中的史诗性探究16JK1408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201609-202009

张英芳

1

10

延安文艺与解放区电影创作的关系研究2019K0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909-202109

2

11

陕西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研究2019J01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909-202109

于长飞

2

12

形式汉语句法学史纲-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言现象的互动研究2016K02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604-202110

李建波

2

13

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2019KRM166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

201905-202105

3

14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TP-24

陕西省社科联项目

202005-202112

1

15

《字考启蒙》整理

SG17001 011

陕西古代文献集成项目

201805-202005

0.66

16

《易经增删来注》整理

SG17001124

陕西古代文献集成项目

202009-202112

0.48

17

当代陕西文学学术史研究2018J06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809-202012

2

18

建国70年陕西小说青年农民形流变研究2021H00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2109-202312

2

19

《白鹿原》的传播与影响研究2016J0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609-202109

张英芳

2

20

《唐僧弘秀集》点校

2018GJ06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809-202109

2

21

《谦吉堂稿》整理

SG17001 066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古籍整理项目

201809-202109

0.22

22

《紫榴吟舫诗钞》整理

SG17001 067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古籍整理项目

201809-202109

0.1

23

西安高校留学生国情教育模式研究

JY125

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

202006-202012

1

2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英语》课程建设KC2020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项目

2019-2022

秦艳萍

3

25

中华文化体验与实践虚拟仿真实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项目

202112-202212

6

26

中华文化与才艺实训室YLZY1002S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项目

2019-2021

8

27

高教研究项目:捐赠文化体系培育建设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GJ19ZJ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项目

201912-202112

1

28

新文科主导下理工类高校文科建设改革创新模式探索”YLZD2021Z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项目

202110-202310

崔盈华

1

 2.学术专著、教材列表

序号

名称

类型

出版社

出版

时间

作者

1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

专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3-1692-6

202106

2

《黄钟与箫管的回声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

专著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0364-6

202109

3

《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研究》

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78-7-5203-7970-0

202105

4

《场景与对话:英语语言歧义现象与修辞手法对比研究》

专著

西安交通大学

ISBN978-7-5693-1872-2

202012

杨延龙

5

《地域文化与艺术生成——贾平凹与张艺谋》

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094-1

202110

6

《场景与对话:英语语言歧义现象与修辞手法对比研究》

专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3-1872-2

202012

杨延龙

7

《建筑英语翻译实用教程》

专著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69-8298-7

202112

刘鹏康

8

《新思维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教材

外文出版社

ISBN978-7-119-12359-2

202004

3.学术论文列表

序号

题目

期刊类型

期刊名称

出版时间

作者

1

A Study   on Equivalence betwee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ranslation Coordination Theory

SSCI

Revista   Argentina de Clínica Psicológica

202101

师琳(1/2

2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实践探索

RCCSE核心扩展版

《高等建筑教育》

202002

琳(3/4

3

当代文学史料的位置和位移

人大资料转载

《当代文坛》

202011

张英芳

4

河流意象,隐形坐标和路遥

的生命美学

CSSCI

《小说评论》

202109

张英芳

5

20世纪20年代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哀情叙事

北大核心期刊

《电影评介》

202104

6

京味京派的温情与超越——从叶广芩的《去年天气旧亭台》谈起

北大核心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7

林佩芬小说的历史书写与

主体精神

CSSCI

《小说评论》

201809

8

民族记忆与影像表达——“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西部电影跨文化传播思考

北大核心期刊

《电影文学》

202004

9

实践的身体美学:唐代文身

艺术刍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韦拴喜

10

实践美学的理论延展:杨恩寰艺术学思想论略

《理论界》

202105

韦拴喜

11

文明互鉴视域下的茶文化

交流研究

《福建茶叶》

202111

(十)服务贡献情况

1.学位点本着思政协同育人的培养原则,形成了培养德才兼修人才的良好局面。学位点培养的硕士生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得到认可与好评。本专业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国家语合中心培训期间获优质评价;在孔院工作期间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院方领导认可;毕业生从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综合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称赞,办学声誉不断提升。2018年本学位点通过了教育部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权威部门对本学位点办学质量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肯定与鼓励。

2.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本学位点硕士生基础厚实,职业能力扎实,作风踏实,具备文化素养和传统才艺,有坚定的政治觉悟和文化自信,能讲好中国故事。截至 2021 12月,本学位点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21人,分别赴俄罗斯、瑞典、韩国、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埃及、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多哥等国家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促进中外人文合作与交流、中外文明互鉴与交融;有毕业生由汉语教师志愿者转为公派汉语教师,继续派出任教,向国外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构建朋辈导师制,安排硕士生参与校内本科教学管理与助教工作。硕士生通过助岗助教工作,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教学管理、教本科生做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开展课程答疑和考研辅导等,提高了本科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提升他们对本专业的认知与认同度,同时丰富了自身的教育管理经验,增强了沟通交流能力,双方都有所获益。

3.积极承担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的中文教学与辅导工作,辅助留管干部开展在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硕士生“有需必应”,为寒暑假期间的在校留学生提供中文培训与辅导,助力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在华的生活与学习,提高汉语学习效果,为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外国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参与本地文博与文化机构组织的文化交流、展览等项目,对提升地域文化传播影响力和博物馆精萃文物的世界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学位点自我评估进展与分析

(一)学位点自我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我校研究生学院每学期工作要求与安排,本专业常态化、规律化地对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对相关数据及材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对应汉硕专业评估体系自查自纠,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谋求解决与改变。每学期赴外校汉硕专业开展调研咨询,既增进学术往来,发现专业发展新动态,又借鉴一流院校专业的优秀教学及管理经验,拓宽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视野与思路,探索工科背景下新文科视域下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方向。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队伍老化,博士学历师资力量不足

我院目前师资队伍中45岁以下博士学历和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偏少,硕士生导师数量有限,博士学历的教师数量较少,给专业课教学、论文指导以及导师制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阻力。针对此问题,我院将加大专业对口的青年博士的引进力度,并通过完善岗位分类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等多重手段,合理配置师资提升教学培养质量。

2.人才引进难,领军人物缺乏

人才引进困难,尤其是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同时缺乏未来领军人物,在前沿领域开展学术探究与创新研究方面力量不足。针对此问题,我院将加强培养现有队伍,同时,期望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大力引进急需人才。

3.软硬件设施落后,相关师资的培养与引入亟需投入

教育信息技术已成为本专业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硕士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而目前软硬件与师资都不能满足需求。针对此问题,我院将继续积极向教育部门和学校申请必要经费,同时积极对接企事业单位,洽谈项目合作,争取提升软硬件环境与平台。

4.专业的规划与建设有待提升

应进一步推进思政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推进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解决国际中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大科研力度,多出成果,推进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以实现教与研融合互促。

五、下一年度持续改进和建设目标

建设计划和发展目标

保障措施

队伍建设

争取引进专业对口的青年博士1

调整招聘政策,申请引智经费

增加副教授2

提供科研平台与机会

教学质量

计划建设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丰富微课资源

督促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改项目申报

计划出版高水平教材1

依托课程建设项目与教材改革等项目实现

开发实习基地与实训平台

与线上中文教学技术开发公司已开展接洽与沟通

研究生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导师选择与推荐学术资源,敦促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并跟进评阅工作

科学研究

建设虚拟实验项目1

已整合相关内容资源,积极申请项目与经费支持

主办学术讲座或会议若干场

已联系业界专家,推进安排各类讲座

承担省部级项目数实现增长,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项目

向学院申请支持科研的政策与帮助

重视科研能力提高,努力拓宽发表SCISSCICSSCI等期刊论文的渠道

广泛参会、加强学术交流、积极申报项目、投稿

逐步构建满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梯队

开展多轮次教学法活动,研讨学术队伍建设

争取在省部级成果奖励方面取得突破

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参加评奖

 

上一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助力基层组织建设——文学院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下一条: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 “疫情防控见初心,党员先行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 站点维护:信息与信息化管理处 | 联系邮箱:wxy@xauat.edu.cn | 联系电话:029-82202703
雁塔校区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 幸福校区 地址:西安市新城区幸福南路109号 710043 | 草堂校区 地址:西安市草堂寺景区草寺东路 710311

文苑馨火